經常會在公園或兒童樂園門口見到:一位媽媽怒氣沖沖朝前走,一個孩子哭喊著在後面追。當媽媽好不容易停下來的時候,多半會聽到訓斥:叫你回家說了三遍了,為什麼沒聽見?不要你了,你就跟蹦蹦床住在一起!孩子滿臉驚恐、喘著粗氣,可憐巴巴地說不出話來。——星期天,媽媽帶孩子出來遊玩,想讓孩子高興高興。可是玩了好幾個小時,孩子還不肯回家,於是,不少媽媽就把正在興頭上的孩子從兒童樂園強行拉走,而孩子則在大人的挾持下大哭大鬧,不少孩子還會因此挨上媽媽的一巴掌。
還有一種情況,媽媽生怕孩子玩不夠,不能盡興或者覺得寶寶太靜,應該多運動運動。所以,掏出大票子,買一沓各種門票,讓寶寶逐個去坐、去玩。孩子在大人的牽引下,興趣卻總是在下一個活動。比如剛坐上鞦韆又出溜下來要去滑滑梯;還不等電瓶車停穩,就竄出去要上「飛毯」,不像媽媽所期望的那樣,認真去體會每個項目帶來的樂趣。媽媽有許多經驗要告訴寶寶,應該怎麼玩,先玩什麼、然後玩什麼,但寶寶的注意力始終在下一個活動,根本聽不進媽媽的勸告或者上去就想下來,根本沒有玩的興趣。在媽媽的一次、兩次、三次提醒無效後,媽媽又會起急:花了錢又不好好玩,退票回家!或者索性說,不好好玩就不要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