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育兒加油站 (11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 在寶寶出生之後,你就要有目的地培養他的人格,不要把這種事指望給今後的幼兒教師或別的指導者,作為孩子的父母,你就是最具影響力的老師,你的言行直接涉及到孩子個性的形成,且日後難以改變。 ---]

  孩子的性格特徵在幼小的時候基本定型,雖在以後成長過程中有一些改變,但這種變化似乎不太明顯,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一個人在幼小成長髮育階段形成的自我個性,會影響到他未來的學習、事業、婚姻、家庭和社會等方方面面的領域。培養正常健康的寶寶,才給他未來的成功奠定根基。

   根據倫敦精神病學研究所教授卡斯比發表報告,3歲幼童的言行就可預示他們成年後的性格。這一報告為「三歲看老」的說法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在英倫三島引起轟動。

   1980年,卡斯比教授同倫敦國王學院的精神病學家對1000名3歲幼兒進行了面試,每名幼兒都被問了22個行為特點方面的問題。根據面試結果,這些幼兒被分為充滿自信、良好適應、沉默寡言、自我約束和坐立不安5大類。

   2003年,也就是當他們26歲時,卡斯比等精神病學家再次與他們進行了面談,並且對他們的朋友和親戚進行了調查。結果如下:

   當年被認為「充滿自信」的幼兒占28%。小時候他們十分活潑和熱心,為外向型性格。成年後,他們開朗、堅強、果斷,領導欲較強。

   40%的幼兒被歸為「良好適應」類。當年他們就表現得自信、自制,不容易心煩意亂。到26歲時,他們的性格依然如此。

   當年被列入「沉默寡言」類的幼兒占8%,是比例最低的一類。如今,他們要比一般人更傾向於隱瞞自己的感情,不願意去影響他人,不敢從事任何可能導致自己受傷的事情。

   10%的幼兒被列為「坐立不安」類,主要表現為行為消極,注意力分散等。如今,與其他人相比,這些人更易於對小事情做出過度反應,容易苦惱和憤怒。熟悉他們的人對其評價多為:不現實、心胸狹窄、容易緊張和產生對抗情緒。

   還有14%的「自我約束」型幼兒長大後的性格也和小時候一樣。

   卡斯比教授指出,父母和幼兒園老師務必認真對待小孩子的所作所為。不過,他也承認,一個人的性格到成年後又改變的情況的確存在,父母的撫育和教育方式,以及社會環境的變化對一個人的性格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這要看孩子在什麼樣的環境下成長以及在什麼樣的老師指導下學習和發展,若是父母、老師和社會的友人給予正確健全的身體力行的影響,其未來的發展走向就比較樂觀,反之亦然。


M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今,信奉「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家長」理念的人應該不在少數,持這種觀念的人肯
定會反對打孩子,甚至認為打孩子是愚蠢的,是父母自己無能,是不會用科學的方法教育孩子的一

M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威脅性的誓言:
  "如果你不按我的要求去做,我就不喜歡你。"

M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送孩子上幼兒園的6個錯誤

徐玲 (師範大學教育系博士)

父母把3歲的華華送入幼兒園。但這裡跟家並不一樣,不知道上廁所往那裡走?不知道肚子餓了怎麼辦?不知道為什麼總是呆在教室裡不讓到外面玩?不知道定下那麼多規矩是為什麼?這些無法解釋的問題令華華心裡感到某種不安、擔心、害怕和驚慌,一些孩子則會出現極端的恐懼,會大哭大吵大鬧地不肯去幼兒園。

想讓孩子在幼兒園裡開心地度過,父母可以運用一些小的策略,而不是常見的錯誤做法。例如:

★上幼兒園前,先告訴寶寶:"你在幼兒園裡開心地玩,當下午放學時,媽媽一定會來接你的",這會讓孩子感到父母親並沒有扔下他不管,他還會回到父母身旁的。

★送孩子上學時,如果母親向兒子訴說她對丈夫的種種不滿,而尚未懂事的兒子無法理解這些複雜的問題,在這種處境下去幼兒園,就容易產生焦慮與不安,所以父母一定要處理好自己的情緒,不要讓孩子看到你不高興的樣子,以免讓孩子在幼兒園裡為父母擔心,這可避免孩子因為你的苦惱而加重他的焦慮。

★一些父母因為孩子捨不得他走,但又要趕著上班,只好偷偷地離開幼兒園,這種做法只會造成孩子更大的不安與害怕,因此父母親最好在幼兒園裡安頓好孩子,讓他感到放心,然後再離開。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孩子仍然不讓你離開,你的態度一定要堅決,否則孩子容易產生強烈的依賴心理,不利於焦慮的消除。

★父母親不要在送孩子上幼兒園的路上,叮囑他要聽老師的話,要守紀律,要懂禮貌,唱歌時要大聲,畫畫時要畫大些,這些過高的要求、禁令或者勸告也會使孩子感到無法達到要求而出現焦慮不安的情緒。

★還可以採取轉移注意力的方法,用教室裡好玩的玩具和積木吸引他們,轉移他們的注意力。

★如果孩子對母親依賴心理過重,可讓爸爸送孩子上幼兒園。

  如果孩子賴在床上不起,對父母撒謊"我今天肚子痛、頭疼,不想去幼兒園",或者乾脆拿哭鬧作為殺手鑭,不肯讓父母離開家半步。父母不要生拉硬拽地仍堅持送他去入園,可以先跟幼兒園的老師聯繫一下,瞭解孩子最近一段時間在學校的狀況,找出他不願意入園的原因。
  幼兒不願意去上學的理由一般有三個:第一是社交能力弱,有些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差,沒有學會與人相處的技巧,除了自己在角落裡玩玩具外,沒有小朋友和他一起玩,因此在班上不受歡迎,所以也就不喜歡去幼兒園;第二是自立能力差,孩子入園之後需要自己學會上廁所,吃飯,穿衣,這些基本生活能力都未具備的孩子在集體生活中肯定會感到不安;第三,表現不佳,有的幼兒因為智力較低,學習表現不好,經常遭到老師的批評;有的幼兒好勝心強,特別在意老師的讚揚,一旦老師批評或責備他,他就會受到挫折而害怕上學;有的幼兒則是沒有處理好與其他小朋友的友好關係,常常與小朋友吵架打鬧,因而產生排斥幼兒園的心理。父母親可以對症下藥,針對不同的原因進行不同的開導,消除他的恐懼症。

M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公跟我抱怨:兒子對他脾氣越來越大,甚至吵吵著「我是媽媽的寶貝,不是你的寶貝」,埋怨我把兒子慣壞了。

  「我這不叫『慣』,我這是尊重孩子,懂嗎?你不尊重他,他當然跟你對著干啦!」我趾高氣揚地數落著丈夫,一邊炫耀般地伸手拽兒子過來:「寶貝,你冷了吧?肯定是!來,媽媽給你穿上衣服—」

  嘴裡說著,手裡已經拿過兒子的胳膊往袖子裡塞了,本意是想趕緊讓他穿上接著玩兒,沒想到,這個舉動捅了馬蜂窩。兒子一甩胳膊說道:「我不穿!我就不穿!」停了一下,拿起一輛公共汽車,舉起來說:「我摔了它!」說完,使勁地摔在地上;又拿起一輛遙控車,說:「我不要了,我摔了它!」說完,又使勁地摔在地上;接著是一輛轎車,當第四輛車落地之後,我把他摟到了懷裡,說:「你生氣了,是不是因為媽媽給你穿衣服了?」他說:「是。」解釋了好一會兒,轉移了他的注意力後他才平靜下來。

  在丈夫面前丟了面子是肯定的了,不過我顧不上去挽回什麼。我更關心的是:自己平時還算尊重孩子,今天為什麼還是把他惹急了呢?想起老公的抱怨,再聯想他和兒子在一起的情形,我突然明白了。兒子脾氣大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兒子長大了,他越來越有自己的主意了,而我們沒有因此而對他多尊重一些。

  老公和兒子一起玩,每每兒子正在興頭上,老公就突然說,咱們玩別的吧。也許他自己玩煩了,也許他覺得兒子玩那個已經很久了,也許他覺得那種玩法太簡單,也許他想為自己提供方便(離電視近點聽聽新聞……),兒子就不高興,就反對,反對不過就發脾氣。

  有時候,兒子正玩得高興,老公走過去抱起他來逗一逗,或者在臉上啃幾口,總之是表達愛意去了,得到的反應可能是兒子推開他,叫到:你走!我不要你進來!……

  這是尊重嗎?就算是,也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尊重而已。事實上,我們隨時隨地都會打斷兒子,隨時隨地都把他當個小玩意兒一樣吆來喝去,做這些事都是根據我們自己的需要、自己的好惡,而沒有考慮兒子的需要和感受。有時甚至認為這麼做是在為他好,是在愛他,他為什麼不領情。

  作為成人,我們在被人打擾時知道克制,雖然有時也免不了不耐煩地對待打擾我們的人,氣急了也會說一句「真煩!」但我們的表達可以產生效果,因為我們是成人,別人會把我們的看法當回事。而孩子的一聲「不」可能起不了什麼作用,大人總是對此「充耳不聞」、「置若罔聞」。不起作用,孩子只好將反抗升級、升級再升級,以引起足夠的重視。

  兒子這一次「翻臉」,除了實在不給我「面子」以外,倒是讓我學會了兩件事:首先,接受孩子。任何人都有生氣、發脾氣的時候,孩子也不例外。將那種認為孩子從不生氣、沒有一點脾氣、事事逆來順受、時時處處「聽話」才是好孩子的想法,拋得遠遠的,不要再有。重要的是慢慢教會孩子學會克制、寬容,當然,父母要首先做到。

  其次,尊重孩子。像尊重成人一樣尊重他,他是一個獨立的生命,而不是父母的附屬品,不是可以任由我們擺佈的「玩意」。想讓孩子學會的禮節,我們首先應該做到;最重要的是,對待孩子時也不例外。


M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歸納是由一系列具體事實概括出一般原理的推理方法。例如,雞會走,馬會跑,兔會跳,魚會游,鳥會飛,蚯蚓會鉆,所以,凡是動物都會動。科學的認識活動總是從認識個別事物開始,然后認識事物的普遍規律。歸納正是從個別到一般,從特殊事例到一般原理的科學思維方法。
  同時,世界上的萬事萬物,又都按某種屬性歸屬於一定的門類,物以類聚是歸類的客觀依據。歸類的結果,既可使知識系統化,更有利於發展孩子的概括能力。

M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讓孩子自己判斷對與錯
孩子做錯事是難免的,但有的孩子,同樣的錯反復多次,有的孩子錯一次,下次就知道怎麼做了。為什麼會如此不同?這與大人的態度有很大關係。

M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嫉妒心理

幼兒見別人東西比自己的好,產生嫉妒心。由於孩子的情感外露、衝動,自控力差,嫉妒往往直接付諸行動,搞破壞行為。例如故意剪壞哥哥姐姐的新衣服,弄壞同伴高檔玩具,摔壞同伴新書包、新鉛筆盒……嫉妒是一種陰暗、狹隘的心理,它既給孩子心中帶來了苦惱,也影響孩子的成長及與他人的交往,必須從小挖掉心靈上的這顆毒瘤。為此,要引導孩子學會欣賞別人,讓孩子心胸開闊起來。

☆★ 報復心理

有些幼兒因弱小,鬥不過「強者」,便偷偷地採取報復破壞,以在心理上得到平衡,例如:推倒對方家的自行車;把對方曬在外面的衣服弄髒;……對同伴暗地裡使壞是卑劣的行為,成人要及時制止和批評。若孩子果真受了委屈,可告訴對方家長或老師,尋求恰當的解決之道。

☆★ 滿足個人需求

有的孩子因提出的要求被大人拒絕,便耍手段,迫使成人「就範」。例如故意磨破衣服、鞋子,讓家長買新的。為了得到自己最想吃的,故意淋雨,使自己患感冒。為防止這類行為發生,大人要滿足孩子合理的需要。若不能滿足孩子的需要,應把原因告訴孩子,取得孩子的理解。一旦發現這種不良行為,要嚴肅批評,且絕不能簡單滿足他。

☆★ 好心辦壞了事
幼兒的出發點是好的,但由於經驗不足或能力有限,結果事與願違。有的孩子見金魚缸裡結了一層薄冰,怕金魚凍死,把金魚全撈上來包在手帕裡;看到鹽有點髒,把鹽放在淘米籃裡用水淘;出去打開水摔壞了水瓶……成人首先要肯定孩子的想法是好的,接著告訴孩子失敗的原因。自己不懂的事先要請教大人,自己力不能及的事長大了再去做。

  ☆★ 感到有趣

有些幼兒損壞東西,並未意識到行動的後果,而是對活動的過程感興趣,覺著好玩。例如把圖書中色彩鮮艷的畫面撕下來折疊玩具;到田裡揪下菜花、豆角、嫩瓜;用刀、筆在牆上、桌上亂刻亂畫……成人發現後要及時制止和教育,使他們認識到這些東西損壞就再也恢復不了原樣了。要適當引導幼兒興趣,例如對愛撕書折疊的,可給孩子色彩鮮艷的彩紙,由他折疊;對愛亂刻亂寫的,可給他硬紙、刻刀、彩筆及作品範例,讓孩子模仿著刻畫。

☆★ 發洩心理

因未滿足孩子的要求,孩子與大人賭氣,故意損壞東西,發洩心中的憤怒。某些被溺愛的孩子常以此要挾成人,以達到個人目的。對這種故意破壞的行為,成人絕不能姑息遷就,既要嚴厲批評,也要讓孩子嘗到破壞的滋味。例如摔壞了玩具,至少在半年內不買新玩具;搗熄了煤爐,讓他與家人一起挨餓;砸壞了碗碟,告訴孩子兩周內不買他最愛吃的冷飲,以省下購買新碗碟的錢。孩子受到一定的懲罰後,會留下深刻印象,就不敢再由著性子耍潑了。

☆★ 好奇心理

好奇是幼兒心理的主要特徵,他們對不理解的事物,都有強烈的探究心理,總想摸摸、看看、聞聞、嘗嘗,弄個明白,喜歡拆卸鐘錶、玩具、收音機、筆,亂按電器開關或遙控器,從而損壞了東西。

  損壞了東西,家長不要粗暴懲罰,以免傷害了孩子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家長可引導孩子把拆下的東西裝配起來,恢復原樣。孩子在裝配活動中,能進一步瞭解物體的結構並弄明白:有些東西是不能拆的,一拆就壞了。平時,家長要明確告訴孩子,哪些東西是不能亂摸亂嘗的(如電器、藥品),以防事故發生。對愛動手的孩子,可為他們購買拼插、組合玩具,使他們在裝裝拆拆的活動中體會構造的快樂。

☆★ 盲目模仿心理

愛模仿是幼兒典型的心理特徵。孩子把成人當作行動的榜樣,成人怎樣做,他也機械地跟著學,由此產生不良後果。例如見父親刮鬍子,便將小貓鬍子剪了;模仿醫生用針筒給雞打針,打死了雞;模仿少女穿一腳蹬鞋子,將自己鞋帶剪掉……,這種盲目模仿甚至會給家庭、社會帶來不幸。有位六歲的孩子,見賣氣球的打開鋼瓶給氣球充氫氣,他回家也打開煤氣罐閥門,給氣球充氣,因父親回來早,避免了不幸事故的發生。有位七歲的孩子與小夥伴模仿農民放火燒田,引起了樹林火災。

父母在事後要給孩子補充有關知識,使他們明白為何自己的行為會帶來破壞。平時要告訴孩子哪些事可以學成人的樣子做(如刷牙、洗臉、擺碗筷、洗手帕等),哪些不能;尤其是不能亂動煤氣、電器的開關等。

M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孩子淘氣是難免的。有的家長往往不能正確地對待孩子的淘氣,常因一點小事就對孩子進行懲罰。罰站,是家長常用的懲罰方法之一。有的家長甚至罰孩子站很長時間。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兒童0家教0幼兒0教育

  孩子骨骼發育不成熟,脊椎、腰椎還很脆嫩。孩子帶著害怕的心情站立時間長了,勢必加重腿部肌肉的緊張度,加重脊椎和腰椎的負擔,其表現是兩腿發脹、發麻,無控制地打彎和腰酸。這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是有害的。

  其實,罰站對孩子起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雖然孩子感到腰酸腿疼,但並沒有找到自己犯錯誤的原因,也不知道今後應如何改正,這就無形中剝奪了孩子承認錯誤和改正錯誤的機會。而體罰只能加劇孩子的牴觸情緒,加深父母子女之間的隔閡。


M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1)--口語差的表現
嬰幼兒口語技能差,表現是多種多樣的。

M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孩子無法像工廠製作零件一般,每一個產品均能控制到一模一樣,常聽父母說兩個孩子都是我生的,怎麼會差這麼多?即使是同一家庭出生長大的雙胞胎,也各有不同,這就是孩子。而且每個孩子的氣質不同,可依「九大氣質」來教養出最優質的孩子喔!

影響孩子最先的不同──氣質

氣質是天生的,但如果只強調天生那就太宿命了!而且我們不能說孩子生下來是一張白紙,環境要如何雕塑都可以,所以必須二者兼顧,也就是要了解孩子的氣質,也了解父母自己本身的氣質及教養方式,讓每個父母成為藝術家,了解每個孩子的原型為何,順著原型加以雕塑、修飾,每個孩子就能健全的發展。

九大氣質孩子的教養方式

氣質是什麼?是指一個人天生下來對內外刺激的反應方式,是天生的一種行為模式,沒有什麼好、壞的分別,只是在教養上是否能找出適合親子互動的方式。目前國內外將氣質分為九個向度:

一、活動量

活動量是指一天24小時中孩子所展現的所有動作的頻率和速度,也可以說是個體消耗於動作的能量。活動量大的孩子整天動個不停,喜歡跑跑跳跳,精力充沛,睡眠時間短,即使睡了也動來動去的踢被,可在床上進行翻轉。而活動量小的孩子,則喜歡靜態的活動和遊戲,不喜歡戶外活動,即使出門也喜歡躺在草地看,或看圖畫書,所需的睡眠也較多。

◎活動量高的孩子:父母的因應之道
1. 避免攝取可樂及糖果類食物:此食物及飲料會讓孩子更興奮。

M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來源:《怎樣做·好父母》叢書
 

家風不良

  一名初中男生因為跟同學打架被父親批評,結果與父親頂撞起來,當著眾人的面,父親忍耐著不做聲。然而這個男生卻不依不饒,不僅大聲斥責,還一把舉起身邊的椅子作勢要砸,把周圍的人都嚇壞了。這男孩兒鬧騰了十來分鐘才罷休。

  據瞭解,因為家庭中夫妻關係已經破裂,這個男生的母親經常在孩子面前數落父親的種種不是,長期以來,孩子已經有了心理問題,這種暴戾的情況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了。

  家庭中很多因素都會影響兒童的心理健康,而家庭氣氛則是孩子形成良好心理素質的前提。 有的家庭,成員之間和諧、融洽,儘管也會意見不一,但在原則問題上則團結一致。生活在這種合作、諒解的氛圍裡,兒童會不知不覺間學會對人的互助、互愛、合作、諒解,使孩子的思維意志、能力等得到和諧發展,而且從中獲得安全感,形成樂於接受教育的自覺性。

  而有的家庭長期冷戰,成員之間如同陌路,爭吵無休無止,處事只想到自己,很少考慮到家人的感受和想法,甚至還互相挖苦折磨。這樣的家,猶如一座「精神監獄」。孩子的心理發展往往是不健全,甚至是畸形的,他們對事情冷漠、偏執、不合作,甚至把家中的精神折磨遷移到別人身上發洩,以求心理平衡。這樣的孩子容易鬧事和犯罪,也難於受教。那位與父親衝突的初中男生,就是生長在這樣的家庭氣氛中,結果出現了心理問題。

  首先,家長要能正確處理好家庭成員的互相關係,說話辦事不以勢壓人,而是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樣教人,家庭成員和睦相處,尊老愛幼,語言文明,構建出融洽的家庭氣氛,充分體現家庭是生活的港灣,才有助於兒童良好心理素質的形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他們的教養和教育方法直接影響孩子的行為和心理。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父母教育的結果,個性上的缺陷、不良的行為習慣,也與家庭有很大的關係。

  父母的教養態度分為四類:第一類是專橫的家庭。強調輩分,強調絕對服從家長意志,稍不聽從就加以懲罰。在這種過分嚴厲的教養態度下,孩子缺少自主權,要看父母的臉色做人,就可能形成膽小、自卑的心理,缺乏自信和獨立性;或者暴戾、橫蠻、撒謊、逆反心理強,並往往會在捉弄別人、尋找報復中得到心理上的補償和平衡。

  第二類是過分嬌寵、有求必應、父母為孩子提供無所不到的幫助和保護的家庭。父母長期、過分的包辦代替,容易使孩子養成很強的依賴性,形成自私、任性、放肆、易發脾氣、好誇口的品性。每年大學新生入學時,我們都可以看到這樣的新聞:父母替孩子辦理各種入學手續、張羅購買各種生活用品,而孩子卻在一旁袖手旁觀;父母離開後,孩子無法忍受獨自生活的寂寞,跟新同學也不能和睦相處,有的學生竟因此而退了學。

  第三類是對孩子放任自流、很少過問的家庭。這種忽略型家庭中的兒童,會因為得不到關心、得不到父愛與母愛而產生孤獨感,逐漸形成富於攻擊、冷酷、自我顯示甚至放蕩的不良品質,常常會情緒不安,反覆無常,容易觸怒,對周圍的事物漠不關心。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一些父母忙於自己的事務,很少關心孩子的學習和想法,這是特別需要注意的。

  第四類是以民主、平常的態度對待孩子的家庭。這類家庭中充滿了忍耐、平等、隨和諒解、互相愛護和關心,父母鼓勵和引導孩子,對子女的缺點、錯誤能恰如其分地批評指正。孩子也坦誠友好、自尊、自立、大方、熱情,能接受批評,經受壓力,關心他人,有獨立處事的能力。

  可見,不同的教養態度對兒童個性品格、心理素質所形成的影響是不同的。年輕的父母是孩子言行舉止的示範者、待人接物的指導者、孩子成長的責任人,因此有責任去構建良好的家庭環境,掌握正確的教養態度和方法,使家庭呈現民主、和諧、平等的融洽氣氛,才能培養孩子負責、勤奮、不驕不寵、自尊自強的好品格。

  近些年來,社會經濟飛速發展,價值觀念急劇變化,家庭結構也隨之而變,單親家庭不斷出現,離婚與再婚率不斷上升,伴隨而來的是家庭的解體與重構。

  家庭結構的變化,首當其衝的是兒童心理的被傷害。家庭的破裂,使兒童賴以生存的家庭樂園被破壞了,家庭給予他們內心的安全感和歸宿感一下子消失了,伴隨而來的,是失去父或母、甚至失去雙親的痛苦。在有些破碎的家庭裡,孩子還成了父母的爭奪對像、出氣筒、傾訴的對象,甚至是一方或雙方的「同盟者」或「仲裁者」,有時還成了雙親遺棄的物品。這些都給孩子的心靈以極大的創傷,使孩子容易形成變態心理和怪癖性格。有的孩子很難與繼父母相處,或離家出走,或寧可流落街頭也不回家,甚至打架、偷、搶,以發洩內心的情緒,這都嚴重阻礙著孩子心理的健康發展。

  有統計顯示,家庭不完整的孩子,犯罪率和心理疾病的發生率都要高於正常家庭,曾經在浙江金華發生的中學生弒母慘案,還有大學生虐待動物事件,就是這樣的例子。父母要正視離異對社會的不良影響,加強家庭觀念和家庭責任。已離異的家庭更要處理好家庭成員的關係,建立良好的氛圍,消除現實對孩子造成的心理障礙。

M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理論指三歲以下寶寶,三歲以上未經檢驗。

你是否因為寶寶不吃飯而心煩惱火?
你是否因為寶寶不愛喝奶而心煩惱火?

M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有種種情緒體驗。比如當孩子得到玩具時,會很高興;親人愛撫時,會表現出快樂;而當受到呵斥時,會哭起來;如果喜愛的玩具被拿走,就會發脾氣。
很多家長不瞭解孩子為什麼發怒、悲傷、驚恐或者憎惡,所以一見孩子鬧情緒,不是積極地詢問、疏導,而是漠視或制止(比如不許孩子發脾氣或哭泣),使孩子無法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只得借其他方式「發洩」——受了委屈又無人安慰,就吮手指自我安慰;受到驚嚇、感到憤怒又無人安慰,就做惡夢、尿床等。

M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常會在公園或兒童樂園門口見到:一位媽媽怒氣沖沖朝前走,一個孩子哭喊著在後面追。當媽媽好不容易停下來的時候,多半會聽到訓斥:叫你回家說了三遍了,為什麼沒聽見?不要你了,你就跟蹦蹦床住在一起!孩子滿臉驚恐、喘著粗氣,可憐巴巴地說不出話來。——星期天,媽媽帶孩子出來遊玩,想讓孩子高興高興。可是玩了好幾個小時,孩子還不肯回家,於是,不少媽媽就把正在興頭上的孩子從兒童樂園強行拉走,而孩子則在大人的挾持下大哭大鬧,不少孩子還會因此挨上媽媽的一巴掌。

還有一種情況,媽媽生怕孩子玩不夠,不能盡興或者覺得寶寶太靜,應該多運動運動。所以,掏出大票子,買一沓各種門票,讓寶寶逐個去坐、去玩。孩子在大人的牽引下,興趣卻總是在下一個活動。比如剛坐上鞦韆又出溜下來要去滑滑梯;還不等電瓶車停穩,就竄出去要上「飛毯」,不像媽媽所期望的那樣,認真去體會每個項目帶來的樂趣。媽媽有許多經驗要告訴寶寶,應該怎麼玩,先玩什麼、然後玩什麼,但寶寶的注意力始終在下一個活動,根本聽不進媽媽的勸告或者上去就想下來,根本沒有玩的興趣。在媽媽的一次、兩次、三次提醒無效後,媽媽又會起急:花了錢又不好好玩,退票回家!或者索性說,不好好玩就不要你了。

諸如此類的例子還很多:在生活中,媽媽用理性指導教育寶寶,寶寶的天性自覺不自覺地抵制媽媽的理性教育。最後,寶寶在媽媽「警告——再警告——制裁」的法則下,不得不以承認錯誤為結局,哪怕寶寶傷心到頂。被制裁的小腦袋裡,快樂和不盡的餘興,全部被遺棄的恐懼所替代了。媽媽原本想讓寶寶快樂的目的不僅沒有完全達到,而且還生一肚子氣,過後想起來卻又後悔不迭。

其實,寶寶幼稚單純,意識逆轉性較差,媽媽掌握了寶寶的心理,事先進行交代,事後再進行說明,讓寶寶知道,回家休息以後還可玩別的;今天不玩了,以後有時間還可以再來。當寶寶玩興正濃時,要想叫他改做別的事,務必要壓下火氣,冷靜耐心轉移寶寶的注意目標。當寶寶注意目標游弋不定時,媽媽同樣要告訴寶寶,有充裕的時間,可以慢慢地玩,不要著急。當寶寶不敢做、不想做某個活動時,媽媽一定不要硬推著孩子去參加。媽媽在對孩子進行必要的習慣教育的同時,應該更多地在心理上、生理上順應寶寶的天性,引到寶寶自己去體驗遊玩的快樂,也讓媽媽生活得更加輕鬆和有意義。

良好的習慣只有平時的反覆訓練才能形成,決不是某個法則管製出來的。「警告——再警告——制裁」可以給興頭上的寶寶提個醒、讓寶寶興趣轉移有個過度。但別忘了:一次又一次的制裁,媽媽的要求會束縛了孩子,理性會控制了天性。久而久之,孩子會變得乖巧,同時也會失去了個性。


M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孩子的領悟力
孩子的智力有限,行為適當與否,就按著家長的反應為標準。孩子做出某種行為之後, 父母的反應若是沉默, 臉部沒有不良的反應, 那就是說這種行為可能不會是好的, 祇不過沒有大錯而已。若父母的反應是滿臉笑容, 言語上雖沒有說甚麼讚賞的話, 這行為是相當不錯的了, 可以繼續去做。但若反應是搖頭, 沉著臉, 怒目而視或行動被喝止, 那就是不受歡迎的行為了。若是被父母教訓或責打, 那肯定是壞的行為了。

M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管教,不需要大喊大叫(上)
你常常為管教孩子而束手無策嗎?不管你是喋喋不休地說服還是大喊大叫地命令,孩子全然不理。有沒有想過,你該換一種教育方式?

M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孩子鬧情緒,發脾氣是其中一個棘手的管教問題。處理孩子的情緒問題,父母需先明白情緒本身並沒有對與錯,情緒是人對一些事情的情感表達,孩子出現負面情緒時,父母須先對其感受表達認同,至於由情緒而衍生如大吵大鬧、推弄家具等不正確行為,則可在認同其感受後再作指導和糾正。
聖雅各福群會輔導服務社工李明皓對於處理小朋友的情緒問題有上述的看法,她認為不少父母在處理子女的情緒時欠妥善,往往與其本身亦未有正確認識和處理自己的情緒有關,因為只有接納和不加以抑壓自己的負面情緒者,才能接納孩子發脾氣,才可以心平氣和地處理問題。

M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在習慣使用左手的所謂「左撇子」(規範叫法為「左利手」或「左手優勢」)兒童中,出現心理失衡者所佔的比例竟然比一般同齡孩子高出約26個百分點!而顯示出的「心理失衡」可謂五花八門:程度不一的自卑、自慚,較為強烈的孤獨感或失落感,不合群,輕度抑鬱等;而且,這些消極心理如果長期得不到克服,則容易引起遺尿、失眠、食慾不佳、頭疼、記憶力差等異常表現,最終還可能導致智力發展和身體發育遲緩。

  進一步的研究證實,這些心理失衡很大程度上是由這類孩子所處的「異常」環境誘發的。如果家長常常要孩子改變左撇子的習慣,如果教師指責左撇子孩子的動作,如果左撇子孩子常常遭到小夥伴們的嘲笑、甚至冷落,時間一長,孩子便極有可能產生一種自己是「與眾不同」的「怪物」之感,把自己劃為不受歡迎的「另類」,發展下去就會陷入自卑、自慚等心理困境而難以自拔,心理健康自然受到嚴重影響。

鑒於此,有關專家向家長們提出了如下建議—

強調「並非異常」

  作為家長、教師的成人社會應該瞭解:世界人口中左撇子佔了10%左右;一項統計還證實,在100年前的同類調查中,左撇子的比例僅為7%,這就意味著左撇子的比例還在不斷增加!不妨讓孩子也明白:左撇子僅是一種「習慣」而已,與正常人是一樣的,因而對自己是左撇子既不必大驚小怪,更不必自卑自憐。

不要強迫孩子改用右手

  新的研究證實,左撇子的大腦結構與一般人有不同的地方,強迫他們改用右手無異於「趕鴨子上架」,並可能使他們陷入更深的心理困頓中更痛苦地掙扎。據美國哈佛醫學院所作的一項試驗,強迫孩子改用右手的成功率僅為5%,而落在其餘95%孩子心上的心理陰影卻是巨大的,甚至可能對其一生產生負面影響。

多表揚,多肯定

  孩子如用左手寫出一個字、剪出一朵紙花或切開一個蘋果,你得馬上表揚,「幹得真棒」可能是一句最為合適的讚辭。當孩子用左手投出一個好球時,你應該及時評論:「看,左手完全能和右手一樣打出好球!」

割斷無理的「因果」關係

  有的家長發現自己孩子字寫不好、球投不准,或手不夠靈巧時,便簡單地將其歸罪於孩子的左撇子習慣。長此下去孩子就會習慣於把自己的失敗與左撇子聯繫在一起,落在內心深處與左撇子習慣相連的陰影就會越來越重。既然這種「因果」關係並無科學道理,那麼理應盡快幫助孩子予以割斷。

擴大孩子的交往面

  不少左撇子兒童由於用手「習慣」與大多數孩子相異而在遊戲時遭到冷落甚至排斥,於是可能漸漸「淡出」社交圈,還有的平時只是同病相憐地跟少數其他左撇子孩子結伴,孤獨感、失落感等負面情緒可能愈演愈烈。有鑒於此,不妨有意識地指導孩子某些交際技巧以引導孩子主動擴大其社交面,幫助他們學會與一般孩子也能不分你我地融洽相處。

加強正面引導

  等孩子稍大,便可有意識地引導他們明白一個道理:左撇子孩子也是正常人,而且左撇子在運動方式和思維方式上與一般人相比有其獨特之處,在競爭中反而具有某些特別的優勢。實際上,左撇子的政治家、科學家、藝術家、企業家、體育明星比比皆是,如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大科學家愛因斯坦,藝術家達·芬奇、貝多芬,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及足球明星羅納爾多等等。

加強對孩子的保護

  左撇子兒童發生意外事故(包括跌跤、被尖銳硬物割傷、運動中受傷等)的可能性要比一般兒童大。這首先是因為,左撇子的腦結構決定了其身體協調和平衡能力稍遜於右撇子,如左撇子兒童一聽到聲響(不管來自左方還是右方)往往會把頭一律轉向左側,正因為如此,他們走路、騎車、溜冰時較易摔倒。其次,我們生活環境中的各種用品都是按照右手的使用方便設計的,所以日常生活中、特別是孩子遊戲時,家長更應該注意對他們的保護。但這並不是說不允許孩子參加正常的活動,要知道:孩子正是通過參加實踐活動來獲得保護自己的安全知識,提高注意安全的積極意識,並由此而形成一種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的。

左撇子名人
凱撒大帝與亞歷山大大帝是左手人,美國三分之一的總統也是用左手,甚而老布希之後柯林頓,兩個左手人緊連著當選總統。

M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俗語說「頭大聰明頭小精」,不少媽媽認為,寶寶的頭長得越大就表示越聰明。其實,頭的大小與寶寶智商指數並不是呈正比關係的。寶寶的頭顱大小是有標準可循的,過大或過小都可能存在問題。

  頭大並不等於聰明

  虎頭虎腦的寶寶是讓人喜愛的,因為大家都覺得頭大的寶寶會比較聰明。可如果寶寶的頭圍被醫生結合寶寶的其它異常反應,如煩躁、哭鬧等,被判斷為過大,就需要進行輔助性檢查。就可能意味著寶寶有疾病的可能,如腦積水、顱內佔位性病變、巨腦症、腦部腫瘤、腦炎等,疾病病變的可能性就會增加,因此,寶寶頭圍過大媽媽應引起特別重視,應帶寶寶到小兒專科醫院就診,並進行一些必要的實驗室檢查,以排除某些器質性的疾病。

  頭圍過小可能預示疾病

  當寶寶頭圍過小於同年齡、同性別寶寶的頭圍2個標準差時,就預示著寶寶的腦發育可能有問題了。如果寶寶的一些其它表現,如抬頭、坐立、行走、語言等各方面均不能跟上同齡寶寶的發展,那麼媽媽就該判斷寶寶的腦發育是否存在滯緩。

  一旦寶寶的頭圍小於3個標準差,就該對寶寶進行發育評估和智力檢測,以結合寶寶的其它表現,確診寶寶是否存在著一些器質性的疾病,如先天性小頭畸形、大腦發育不全、腦萎縮等,會使寶寶智力低下,應盡快予以治療。

  寶寶的聰明與否,與頭顱骨的大小是沒有完全聯繫的,它主要取決於寶寶頭顱骨內大腦的重量以及表面溝回的多少,還有其功能如何。因此,「頭大聰明頭小精」的說法是缺乏科學依據的。

  如何為寶寶測量頭圍

  材料:軟尺一根。

  具體步驟

  1、尋找寶寶兩條眉毛的最高點。?

  2.想像左右兩眉中有一條線,找到這條線的中心點;?

  3.將軟尺的零點放在眉弓連線的中點上,以此為起點,準備開始測量頭圍;?

  4.將軟尺沿眉毛水平繞向寶寶的頭後;

  5.尋找寶寶腦後枕骨結節,並找到結節的中點,這是寶寶頭圍測量中,腦後的最高點;

  6.將軟尺繞過寶寶後腦結節中點,並準備將軟呎繞回前腦;

  7.將軟尺重疊交叉,交叉處的數字即為寶寶頭圍;

  附:男女寶寶的頭圍標準

  男

  標準(cm)  標準差(cm)  正常值:+_2個標準差(cm)  需注意值:不到或超過3個標準差(cm)

  新生兒  34.4  1.12  32.16~36.64  不到32.16或超過36.64

  1個月  38.2  1.33  35.54~40.86  不到35.54或超過40.86

  6個月  44.44  1.08  42.28~46.6  不到42.28或超過46.6

  1歲  46.93  1.22  44.49~49.37  不到44.49或超過49.37

  6歲  51.72  1.29  49.14~54.3  不到49.14或超過54.3

  

  女

  標準(cm)  標準差(cm)  正常值:+_2個標準差(cm)  需注意值:不到或超過3個標準差(cm)

  新生兒  34.01  1.04  36.09~31.93  不到31.93或超過36.09

  1個月  37.47  1.17  39.81~35.13  不到35.13或超過39.81

  6個月  43.31  1.16  45.63~40.99  不到40.99或超過45.63

  1歲  45.64  1.21  48.06~43.22  不到43.22或超過48.06

  6歲  50.82  1.28  53.38~48.26  不到48.26或超過53.38


M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